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統藝術開枝散葉-民間劇場重塑計畫」即將前往桃園龜山展開連續五日的戲曲匯演,於7月1日至5日每晚7點在壽山巖觀音寺搭起戲棚,由五個臺灣老字號戲曲劇團輪番演出,重現昔日廟埕裡的熱鬧光景。暑假將至,邀您一同日遊古剎好風景、夜賞外臺「好野力」,體驗不一樣的夏天。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夏日生活週」,自今年7月2日至31日,每個週末為大、小朋友量身打造5檔親子劇場,包括歌仔戲、布袋戲、雜技、舞蹈等表演形式,讓各種美妙的事物豐富孩子的心靈,育成藝術細胞。
「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好戲連臺,這回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再度邀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參與並推出客家新作《中元的構圖》,將於4月30日、5月1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歡迎喜愛閱讀小說以及觀賞客家戲曲的觀眾,把握難得機會前往觀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2022傳統藝術開枝散葉-民間劇場重塑計畫」即將於澎湖、嘉義兩地同步開跑。今年4月29日至5月1日將於澎湖尖山顯濟殿連續三日三團匯演,巧搭一年一度的花火節盛宴;嘉義場次緊跟在後,自4月30日起至5月4日於嘉義市王靈宮五顯帝廟進行五日五團匯演,本島離島同步舉行,每晚7點,好戲登場,邀您一同體驗外臺「好野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自2018年起辦理的「傳統藝術開枝散葉-民間劇場重塑計畫」,今年將於4月29日、30日起,分別從澎湖、嘉義兩地正式開跑。活動主題命名為「好『野』力」,期望為外臺傳統戲曲帶來清新、有力度的品牌印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2022戲曲狂想兒童夏令營」因疫情闊別兩年,如今繽紛回歸,將於7月11日至7月23日於臺灣戲曲中心的臺灣音樂館B1舉辦兩梯次營隊,分別為歌仔戲及扯鈴藝術,以活潑有趣的方式引導學齡兒童動手又動腦,輕鬆認識傳統戲曲之美。4月11日開放報名,招收暑假後2至9年級的學生,每梯次招收30名,歡迎手刀速來卡位。
非關雅俗《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尋找當代歌仔戲的新美學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特邀正在動映有限公司,推出浪漫新作《聽琴圖》,將古典小說名著《水滸傳》中,浪子燕青與名媛李師師的經典愛情故事,從人性視角給予全面翻新。本劇原為「2020年臺灣戲曲藝術節」受邀作品,卻因疫情兩度延期,終於將在111年3月5日至6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輝煌登場,與所有戲迷深情相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主辦年度大型演出「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自2018首度舉辦至今已邁入第5屆,今年邀請李小平導演及施如芳老師共同擔任策展人,以「服妖嬈˙神自在-戲出新天地」為創作主題,規劃12個頂尖團隊推出一系列年度巨作,自4月1日起至6月5日止,於臺灣戲曲中心盛大登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邀請觀眾在2月12、13日蒞臨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讓台灣揚琴樂團的悠揚樂曲,引領各位走進魔幻的時光隧道。《讚福「藝」聲──我的青春.我的歌》音樂會以臺中作曲家姚讚福為主軸,他透過創作娓娓道來不懈追求藝術的一生,搭配以臺中地景為題的在地音樂,揚琴悠遠的樂聲與留聲機交織出穿梭時空的音樂魔法,引領觀眾一同走入臺中史。
好戲禁得起考驗,演員、劇團擅演的劇目經時光淬煉後成為「看家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招牌劇展「2022看家戲」已蓄勢待發,準備佔據大家的視野一整年,率先登場的「收冬平安經典再現篇」自1月8日至16日,連續兩週、四檔經典好戲,帶你一嘗經典的傳奇滋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特邀明華園日字戲劇團搬演絕美歌仔大戲《女仙秦宮鏡》,與觀眾相約在2022年1月8日、9日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一同踏上懷抱勇氣、直面恐懼的追愛之旅。《女仙秦宮鏡》曾入選傳藝中心首屆「傳統藝術開枝散葉──新作發表計畫」,經歷三年精心雕琢,期間雖遇疫情干擾,終於得以在臺北與戲迷喜相逢。臺前幕後製作團隊無不傾盡全力打造「感動升級版」,重新擴展角色情節,結合全新舞臺布景、燈光、樂曲、服裝,給觀眾最真摯動人的絕世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