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排練場觀察
《祟.出示》以文曲星下凡結識柳青青,因人神相戀而折損妻子陽壽後,文曲親下地獄救妻卻失敗收場的故事為底本。本次創作團隊的實驗重點,著重於如何讓偶的身體與燈光技術的調度在舞台空間上相互辯證。因此,本次的演出高度憑依以燈條所構成的舞台框架,這些框架時而變形為天庭、人間與地獄門,編導利用這些方框區隔文本中的空間,讓偶能夠因應故事中的守序或叛逆行動來回地穿梭其中;此外,偶與操偶師的身體也成為了燈光的一部分,包括在地獄場景中被置入LED燈的白色戲偶,以及操偶者手掌所裝配的雷射裝置。換言之,觀察燈光與偶戲之間的關係將是本次演出的關鍵所在。
《祟.出示》的結構大體分為三部份,第一部分為開場的扮仙體,使用「南詞天官」一齣;第二部份為文曲下凡至柳青青魂斷,開始涉及舞台裝置的變化以及雷射燈光的武打戲;最後,則是全劇的高潮處,文曲下陰間救妻。首先,在第一部分中,舞台正中的方框呈現被放倒的狀態,與被設定為「眾仙」的觀眾們視線水平,同時也作為天官等戲偶的落腳點。此時,整個舞台並沒有強烈的空間區隔,即使偶溢出框外,也僅與觀眾同側向玉帝拜壽,以強化觀眾被指定為眾仙的設定。隨著扮仙體的落幕,主角文曲方開始建立角色形象,為其後的下凡鋪陳。
第二部份,舞台的主要方框升起與觀眾視線垂直,導演希冀透過這樣的設計,區分出屬於醉仙樓的空間,因此當歌女柳青青與老鴇王媽媽在框架中時,導演意圖呈現出被凡塵規矩所限制的狀態。與此相對,當老鴇溢出方框時,則透過展現出與觀眾對話的能力來表達跳出框架。不過,當文曲與柳青青初次相遇時,柳青青作為一個挑戰了文曲傲氣的角色自傲,卻並沒有以這樣的邏輯來安排空間,因此,方框的運用顯然還有更多需要挖掘的可能。凡間部分的另一亮點,則在於雷神、電母領玉旨下凡,要將文曲帶回天庭請罪時,雙方交手透過操偶師的手心雷射來展現。此處,原本偶戲中的操偶技術或道具演出被雷射光的形式所代換。雖然偶與偶之間仍然保有在方框之外的走位變換,然而最主要的視覺焦點仍然集中在雷射的運用上。諸如,當文曲一度被壓制卻在最後反敗為勝的高潮點時,雷射光遍布於文曲的偶身。此處雖然同樣是展現被壓制的狀態,但主要的效果並不來自於偶的顫抖,而是透過炫目的雷射匯集於其上來表現。
最後一部分闖入地府救妻,不僅是文本上的高潮部分,同時也最完整地同時運用了舞台上的三個光框,體現出作為神的文曲、作為守門人的目蓮以及作為鬼的柳青青三個不同角色的隔閡。而雷射相對於前段落作為由偶發射出的衍生物,此處則扮演了另外一種獨立的角色,也就是地府的道路。此外,本段落也加入了約十尊內置LED的白色偶從天花板垂降下來,是為用以干擾文曲與青青的「怨鬼林」。故而,在此段落中偶戲與燈光之間,便具備了更多可能的關係。
根據本次的彩排,討論可分為三大面向。首先,關於文本的節奏方面,策展人汪俊彥認為,由於本戲主打文曲救妻的高潮,因此在故事的前半段,觀眾似乎沒有可以預期的事件,造成前半段的故事較為薄弱。與此相伴的問題,則是文曲這個主角的身分轉換過於輕易。文曲在神、人、鬼之間的轉換,似乎都沒有太多的掙扎,如果可以針對文曲的角色與愛情塑造地更加豐滿,對於後續救妻的感情也有益處。編劇林乃文回應,文曲與柳青青的鬥曲,確實有意要展現出文曲的神格與凡間的衝突。針對文曲與青青的感情關係,導演柯世宏也進一步提到,讓文曲與青青生子的可能性。戲劇顧問王世偉則認為可以透過讓文曲一開始就定格在舞台上,以展現出對於天庭的厭煩,及早建立角色形象。
第二個面向則是觀眾。承接著節奏的問題,汪俊彥認為可以利用本次演出所設計的觀眾互動──利用扇子投票決定天庭對於文曲的處置──的概念,讓作為「眾仙」的觀眾在前面的段落中具有更多的可能性。這也關係到「眾仙」跟著文曲的故事上天入地之後,創作團隊要如何處理文曲與青青的悲劇收場。汪俊彥認為,創作團隊想要叩問觀眾雖然作為眾仙,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的這個觀點,應該更清楚地被點出來。
最後,回到光的運用上,首先以「為什麼要執著於回到人間?」的劇情設定展開討論。編導表示,團隊針對文曲與青青在地府到底能不能看見彼此討論了很久,最終決定讓他們在地府只能聽見彼此的聲音,因而構成了必須要回到人間的理由。汪俊彥認為,如此一來,光在最後一場戲中的定位便十分重要。因為,目前可以確定出聲音與光兩種空間,前者顯然連結了文曲與青青,而後者的存在則可以賦予更具有層次的意義。也就是說,當光可能作為一種干擾與阻礙時,聲音便成為決定了文曲與青青能否順利回到人間的關鍵。而我們現今所認知的劇場空間中對於光的使用,長期透過光決定了觀眾的觀點,因此透過文曲與青青的彼此呼喊,可以讓觀眾重新意識到,在燈光所蘊含的劇場形式之外的其他可能,而那正是戲曲夢工場的實驗所意圖展現的討論。
2024/09/28(六) 14:30
2024/09/29(日) 14:30
鍾承恩 (2024戲曲夢工場觀察員)
表演藝術評論人。關注物質文化、近代史、全球史、史學史等領域。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學士畢,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